close


  顯微鏡是一種精密的放大儀器,是研究生物科學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學習生物學的過程中,要研究許多細微的結構,如細胞、細菌放大鏡、根莖葉的結構等等。這些都是用肉眼或放大鏡看不清楚或看不見的微細結構,必須借助顯微鏡進行觀察。顯微鏡的種類很多,我們一般用的是中學生望遠鏡用的普通顯微鏡。它能把物體放大幾百倍。

  顯微鏡是一種光學儀器,用於觀察肉眼難以看清的細微物體。 在實際天文望遠鏡應用中有多種不同的顯微鏡。最先發明的也是應用最廣泛的是光金相顯微鏡學顯微鏡。它是利用光學成像的方法顯示影像。另外還有電子顯微鏡(包括透射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電子顯微鏡)、超顯微鏡、和一些不同形式的掃描探針顯微鏡。 顯微鏡對於科研的價值可以通過它們的研制者們所獲得的榮譽看出。1931年,德國物理學家恩斯特•魯斯卡(Ernst Ruska)和格爾德•賓寧(Gerd Binnig)通過研制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和原子力顯微鏡,使生物學發生了一場革命。這使得科學家能觀察到百萬分之一毫米的超微小物體。1986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4年10月8日顯微鏡,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美國科學家埃裡克•白茲格(Eric Betzig)和威廉姆•莫爾納爾(William Moerner),以及德國科學家斯特凡•赫爾(Stefan Hell),以表彰他們在超分辨率熒光顯微技術領域取得的成就。諾獎委員會在頒獎詞中表示,光學顯微成像技術的最高分辨率一直無法超過光波波長的一半,但是借助熒光分子的幫助,這三位科學家開創性的貢獻使得光學顯微成像技術的極限拓展到了納米量級。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顯微鏡
    全站熱搜

    qinwokh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